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借力高校名校资源突围 重庆城口这样打造“教育舰队”

来源:七一网客户端   作者:七一网客户端   编辑:何瑶   发布日期:2019-05-15   点击数:

上个月,读初二的邹铭结束了他的“城市留守儿童”生活,从重庆主城的一所重点中学转学回了城口老家的中学。

转学,是邹铭妈妈黎娟纠结了一年多的问题,在重庆主城的重点中学读书,优质的教学资源让黎娟心仪,但读初中的儿子正处在叛逆的青春期,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不可或缺,主城和城口两地分离,一至两周才见一面的陪伴显然不够。

黎娟的纠结随着重庆师范大学城口附属实验中学的出现而渐渐消失了。这所成立不到两年的学校,凭借着优质的软硬件实力,很快就征服了众多城口家长。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和重庆师范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四面深山环抱的城口县,重师大城口附中正是城口教育借力高校资源跨越式发展的成果,其落成让城口每年约3000名学子不再异地求学,当地百姓称赞它是“任河边的教育航母”。让人更为欣喜的是,这艘“航母”如今正在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在它的带领下,城口县的“教育舰队”未来可期。

一艘“航母”

3年多前,重庆师范大学对外联合办公室主任傅长波接到了时任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周泽扬布置的一份“作业”:作为市纪委帮扶集团成员单位,重师大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对口帮扶的城口县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想出色完成这份“作业”并不容易,什么样的帮扶更有效,采取怎样的方法帮扶更好?经过多次调研,傅长波交了一份名为“种子计划”的方案,他认为,帮扶就是要给当地老百姓送去希望,也就是埋下种子,种子有很多种,帮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当时老校长觉得,种子还不够精准贴切,于是我们进一步提炼,想到‘老师’可以是照亮秦巴山区的烛光,而城口需要实现跨越,于是就把这份方案确定为了‘烛光·跨越’。”傅长波介绍,最终确定帮扶从教育、科研、旅游、生态文明、电商等5个领域推进,而教育方面就是“四个一”,即重师大与城口共建优质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教中心各一所。“重师大负责教学科研工作,不获取任何经济利益。”

2017年,在市纪委扶贫集团带领下,城口县人民政府与重庆师范大学签订首份合作办学协议,双方采取“协议管理、整体委托、自主办学”的创新模式,由此有了重师大城口附中。傅长波则主动请缨,成了这个边远山区中学的首任校长。

对于学校的硬件,城口县委县政府投入了近3亿元资金;软实力方面,重师大的智力资源则显现出了优势。秋季开学前,傅长波特地请了7名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岗位能力素质考核;新到岗的老师,全部到重师大进行为期15天的岗前培训;另外还请来学科专家给老师们进行集体备课,并请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到城口交流学科教学……

带来扎实的师资培训的同时,重师大还组织校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对重师大城口附中的课程改革进行了专题研究,推出了分层走班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按照学科水平、学习能力和意愿被分为A、B两个层次,老师则根据分层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强化基础或增加梯度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尽可能找到适合的学习节奏和自信。

结果证明实力,城口县2018年上半年期末统考中,重师大城口附中7门功课均居全县第一。一位在城口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说,起初分层走班给老师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强度,但随后发现,这是一种适合乡村教育的教学方式,成绩好的不会“吃不饱”,成绩差的也不会跟不上。

一方面是重师大的教育品牌,一方面是学校别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没过多久,重师大城口附中就声名鹊起,高中部还迎来不少咨询报名的周边县市学生家长。像邹铭一样的学生也有不少,傅长波粗略算了一下,办学至今不到两年时间,至少有200多名原本打算异地求学的学生改变主意留在本地就读。

如今,依任河而居的城口人形象地把重师大城口附中称作“停靠在任河边的教育航空母舰”,虽然办学时间不足两年,重师大城口附中已然成为了城口教育界的“金字招牌”。

一座“富矿”

还未挂断电话,城口县鸡鸣乡中心小学校长邱文进脸上就已经满是笑意,电话是重庆医科大学打来的。作为结对帮扶高校,重庆医科大学提出为鸡鸣乡中心小学建设心理咨询室。

让邱文进高兴的并不是学校硬件将得到升级,而是邱文进提出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的需求得到了重庆医科大学的认可。在邱文进看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像鸡鸣乡中心小学一样的村小硬件条件已经有了显著改善,更需要的其实是师资队伍的提档升级。

“之前中国电信在精准扶贫项目中给学校打造了爱心小屋,留守的孩子们可以和远方的爸妈打视频电话,但是孩子的心理辅导还得靠专业的老师。”邱文进说,去年夏天开始,四川外国语大学扬光社工中心的几名大学生来到学校,每周为留守儿童组织一场关爱和心理疏导活动,效果非常明显,由此他们也意识到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但系统专业地培训大批教师并非易事。

邱文进想要的,没过多久就送来了。今年初,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联合发起了“1+1+1”文明校园结对帮扶活动,三个1分别指一所高校、一所名校、一所村小。正是在这一活动中,重庆医科大学提出援建心理咨询室,满足了鸡鸣乡中心小学的需求。

和鸡鸣乡中心小学结对的另一个1,则是九龙坡谢家湾小学。刚一结对,恰逢谢家湾小学的芬兰教育活动周开幕,鸡鸣乡中心小学的6名教师受邀参加,几天的交流研讨过后,6位老师直呼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而这只是结对帮扶的开始,之后的互动方式,两所小学也想到了一起。谢家湾小学副校长罗凤介绍,接下来对鸡鸣乡中心小学的帮扶将主要聚焦智力帮扶层面,鸡鸣乡中心小学可以选派教师到谢家湾小学跟岗学习,同时谢家湾小学也会派骨干教师深入鸡鸣乡中心小学开展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之间交流的加强,带动鸡鸣乡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谢家湾小学的帮扶思路正是鸡鸣乡中心小学迫切需要的,鸡鸣乡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谢纪英说,随着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如今课堂观摩已经不是难事,但思路设计、备课情况等课堂之外的部分却很难学到,跟岗学习或是一起教研交流无疑是村小的老师们最期望的。

高校和名校的资源直接对接到了鸡鸣乡中心小学,邱文进将其看作是提升教育教学软实力的“富矿”。“有高校和名校的帮扶,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团队还是管理团队,都能得到更快的成长,乡村教育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邱文进说。

一支“舰队”

无论是坐落在城口县城的重师大城口附中,还是远在城口县城75公里之外的鸡鸣乡中心小学,都是城口借力高校名校资源打造优质均衡化教育的缩影。

近年来,城口县借助各级帮扶力量的同时也主动出击,打开大门办教育,引进外界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任河边的航母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在引领着城口教育快速前进。正如傅长波所说,学校建在哪里不重要,关键是如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比如在城口县分片区打造的教学共同体中担负起“领头羊”的责任,比如通过教研活动引领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此外,作为一所以教育见长的高校,从三年前开始,重师大还启动了中小学卓越校长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初中音乐教研员培训班、乡镇学校教师访名校等13个教育对口帮扶项目,如今成效都十分明显。

城口县教委主任滕远贵还透露,重师大城口附中接下来还将和沙坪坝的重师大附中结成姊妹校,城口的教师可以到主城校区跟岗,主城校区的老师也会到城口传帮带,从而使师资形成常态化流动,在这一循环的基础上,城口各个学校的教师还会进行内循环,“由此一来,重师大城口附中今后将是一个优秀教师孵化的摇篮”。

“今年城口将继续坚持‘红色城口、多彩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聚焦‘课堂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师资建设改革、资源布局攻坚、多彩学校培育、系统效能深化’六大行动,为建设大巴山腹地教育强县打下坚实基础。”滕远贵说,高校名校资源的助力,可以打造一批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发挥引领作用,将使城口教育在均衡的基础上更加优质,未来任河边将不仅有重师大城口附中这一艘“航母”,城口还将打造一支优质教育的“舰队”。

相关链接:七一网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