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重庆英才】系责任于双肩,激流勇进奋斗不止——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杨新民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李吉祥、黄兰   编辑:毛宇、何瑶   发布日期:2020-11-24   点击数: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重庆市于2019年推出统一聚才品牌——重庆英才计划,遴选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专业人才。自此项重要人才工程开启以来,我校优秀人才及科研团队陆续入选。

他们或是不忘初心、引领创新的优秀科学家,或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的名家名师,或是穷理致知、激流勇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或是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青年拔尖人才,或是同心合力、稳步前行的创新创业示范团队。扎根于各自领域的重师英才,勇担责任、攻坚克难,系国家发展与学校振兴于双肩,将个人的科学追求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融入到学校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前进征程中。在重师成长,为时代奉献,我校优秀人才已汇聚成了一股具有重师烙印、推动时代发展的科研力量。

近期,学校将召开科研工作大会,进一步为科技创新厚植土壤、为人才发展释放空间。借此契机,学校官网将持续推出重师英才人物系列报道,讲好重师英才故事,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全校师生一起学习、领略英才的优秀品质和治学态度,汲取精神力量,为学校发展书写新篇章。


 

杨新民,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重庆市最高科学技术奖和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兼职教授。

入选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等。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等,现兼任中国运筹学会监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天元数学西南中心副主任等,担任多种SCI刊物与EI刊物主编、副主编等职务。

长期从事数学中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广义凸性理论和向量最优化理论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运筹学会科学技术奖——运筹研究奖以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理论贡献奖。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提出了著名论断,深刻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事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风吹拂中,无数人受益。

一年后,18岁的杨新民考入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自此,与科学、与数学、与重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踏实成才善育才,不懈奋斗创“第一”

这位七九级“学长”在读书期间踏实肯学、埋头钻研,与每一个知识难点较劲。他还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提前自学了被同学们视为最难课程之一的《实变函数》,并与七八级同学一起参加考试,轻松获得免修资格,成为数学系获此资格的第一人。

本科毕业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担任助理讲师。这是他教学生涯的开端。

提到晦暗难懂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学生都会眉头紧锁,但是杨新民的数学课堂似乎总是格外轻松。在他的课堂中没有太多的“显而易见”,学生也不会对每一个推算结果感到云里雾里。

这是因为他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深度思考,反复琢磨讲课内容、提前试讲数十次,从如何引入概念、分散难点到板书排版,他都在一点一滴地不断调整,以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知识,发散思维茅塞顿开。

杨新民帮助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让学生懂得学习的快乐,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与教的任务。学生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全校青年教师赛课比赛一等奖等证书是他教学效果最有力的证明。

教学、学习、科研工作在杨新民这里是齐头并进的。1985年-1988年,他在重庆大学攻读研究生,2002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后,28岁的杨新民回到重师任教;同年11月,破格晋升为讲师;四年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时隔一年后又破格晋升为正教授。在5年内职称晋升连续“三级跳”,让杨新民成为了当时“四川省第一人”。

从在重师成才到为重师育才,杨新民恪守“踏踏实实做事”信条,不畏难、不怕苦,不因“第一”或“唯一”荣誉放缓脚步,致力于为数学发展献智出力。


稳坐“冷板凳”,寻求“最优解”

杨新民从小喜欢数学,初中时就参加了全国数学比赛。在研究生阶段深入接触运筹学后,他就被这个具有巨大潜能的领域迷住了。

能让沉默的大量原始数据“开口说话”的运筹学,在二战期间为盟国的战略资源分配及决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随着社会发展,运筹学的应用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被用来寻找着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

杨新民为其中的纯粹理性着迷,也憧憬着基础研究的“学以致用”。他说:“研究就是兴趣,‘自由地探索’最容易出成果。”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在运筹学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提出向量广义次似凸新概念,解决了分式向量优化问题中公认的世界难题;率先提出集值广义邻近次似凸概念、多目标优化问题二阶强对偶和逆对偶定理,成为向量和集值最优化领域的最佳分析工具……其原创性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是对集值最优化研究的重要贡献,是非常有意义的、新的和有价值的、原创的”。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杨新民主持完成的“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项目一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学领域的三项获奖成果之一,也是重庆直辖20多年来获得的第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奖。这些成果自发布以来,不断被国内外最顶尖的学术机构、研究项目和学术著作反复引用。同行认为,在数学领域,能以地方高校的身份拿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属不易,这是对他在基础研究领域坚持30多年最好的回报。

诸多奖项不仅见证了杨教授在科研路上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他不断开辟先河、激流勇进的坚韧与毅力。

“稳坐‘冷板凳’,是搞基础研究的人必须经历的。”是惯性沉淀,也是惯性奔跑;是天道酬勤,也是厚积薄发。几十年如一日,夙夜不辞劳苦,才能将“冷板凳”坐“热”。如同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的比喻,“数学中绝大多数影响深远的贡献,是由‘乌龟’而不是‘兔子’们做出的。”

“我希望我所做的研究,能对社会作出一点贡献,能对科学、对教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初心,在不断的实践与坚守中得以巩固。

有例为证。早在上世纪90年代,紧贴前沿的杨新民发现,著名数学刊物上发表了矩阵正定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结果。经过反复推演,这个结果总是推导不出来。杨新民认为这个猜想存在反例。他清楚,“在数学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是正确的,你就得严格证明它的正确性,如果证明不了,你也不能说它错了,必须要举出反例来证明。”

举出反例,这在别人看来是“自找苦吃”的选择。由于反例需要的矩阵维数比较高,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比如横排、竖排都10个数,证明共有100个数很容易,但要证明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就不容易了。况且当时国内外尚无一人提出确切的反例,只有这位初出茅庐的科研人质疑“权威”、挑战“权威”。

只忠于内心、只相信数据的他,还是用了一个暑假与其“死磕到底”。重庆的夏天,是闷热的。三三两两的教师聚在教工宿舍楼外的树荫底下,打打桥牌、说说笑笑。单间宿舍内,一床一桌一台风扇,一人一笔与一摞演草纸。聒噪的蝉鸣、吱呀作响的电风扇、楼下打桥牌的笑谈不断,然而他的心里只留下纸笔摩挲的声响。累了,他就望望窗外,伸个懒腰。稍作休息,抖擞精神,他又重新埋头苦算。

一天、两天,步骤是重复的,过程是曲折的,上升是螺旋形的。整整一个暑假过去了,杨新民终于把反例举了出来,所得出的结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新民经历了无数个的像这样的“酷暑”或“严冬”,不管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只要一埋首,他便能够彻底投入,享受与时间奔跑的乐趣,闯出一条新路。同事都知道,如果想要在学校找到他,第一个该去的地方就是他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中,研究存在诸多变数,稍不留意就要推翻重做,劳心费力,但是杨新民从不抱怨,路的尽头还有路,他永远对下一个实验结果满含希望。

勇创新、敢质疑、重学习、保初心的他,百折不回,在专业前沿领域中不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系责任于双肩,践行工匠精神与团结精神

“要融合起来‘搭桥’……”

“我们团队……”

……

杨新民,这个名字,相信每一位重师人都不会陌生。如果你细看杨教授的专访视频,通过隐约的皱纹与白发大约可以捕捉到这位英才科学家的年龄。他在学校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历程中留下了太多的印记。

专访视频中,杨教授选择在重师校园风景画的背景前讲述自己多方面的故事。他穿着得体的西服,戴着黑框眼镜,举止大方,回答问题化抽象为具象、单刀直入,眼神中透露着谦虚与睿智。涉及感兴趣的话题时,他温和一笑,而后不疾不徐、有条有理地一一展开内容。

杨教授从不摆架子,也不看重那些耀眼的光环,他自认只是一位勤勤恳恳的教育工作者,一位心心念念都是祖国与母校的科研工作者。

杨教授关心的是怎样借助母校的平台做好运筹学研究,怎样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基础科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他系国家与重庆发展、母校振兴于双肩,满怀激情地说:“在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与重师振兴的节奏里,每分每秒都是黄金时刻。”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师人,杨教授在夜以继日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自1995年以来先后担任了数学系副主任、院长助理、副校长等领导职务。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高效完成各部分的工作。

本世纪初,他在香港取得博士学位后,放弃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50万年薪岗位,毅然回到母校重师工作拿每月1000多元工资。后来随着成绩越来越突出,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多所985或211高校开出百多万年薪邀请,他也拒绝了,始终坚守母校重师大潜心治学,倾心育人。

作为数学学科的带头人,多年来杨新民主动承担起了学科建设的任务。他主张将运筹与控制学科做精做好,借助“点的突破”,带动学科与学校全方位发展。

现如今,依托于我校的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业界认为是运筹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心之一。即使纵观全国数学的运筹学领域,我校已然走在全国前列。但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仍然想要再多做一些。

在今年科技部门公布的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的名单中,由我校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合作共建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成为其中之一,这也是重庆市唯一获批成立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杨教授的努力。他目光炯炯,语气颇为认真:“简单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对算法的不断优化,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有限算力更大化,给予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重庆产业升级实实在在的支撑。”

申博成功、校徽创作、田家炳教育书院落户等学校发展过程中,都有杨新民的身影。迈过一个又一个台阶,他不断地创造属于自己、更属于重师的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他坚持“大学要坚持走学术兴校之路”。走学术兴校之路是目前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所在。他认为,高校走学术兴校之路,特色是根本,分类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奖惩是动力,要坚持以错位发展为取向,坚持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掌控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团队”,是杨新民在采访中提及频率最多的关键词。1995年,他领衔团队一举拿下“系统理论”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结束了我校理科硕士点空缺的历史。从2000年起,他领衔先后成功申报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别在2015年和2020年两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考中,都获得优良成绩。在常年的攻坚克难中,团队成员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重庆市巴渝学者等人才称号,也多次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

他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呕心沥血,为团队成员的快速成长、为团队整体的向上发展感到欣喜。团队成员也对他的引领报以感激。团队中的每个人就如乐章里的音符,依靠着、碰撞着,相互信任、同心合力。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敏锐觉察到新发展趋势后,杨新民一跃而出,充当“掌舵者”,带领团队驶出舒适区,稳扎稳打地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暑假期间,杨教授瞄准运筹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学术和应用前景,遍请名师,带领团队在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补人工智能知识。

“起步阶段非常痛苦,我们就像小学生一样,哪里不懂就马上去查阅资料。”作为杨教授曾经的学生和现今的团队成员,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克全回忆说,“杨教授更多的是提炼思想。比如某个专家讲到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面的问题,他会抓住问题的本质,把它提炼成某种数学思想,来帮助大家理解消化。”熬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团队成员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发现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天地。

2018年初,杨教授便带领团队很好地将最优化问题与人工智能初步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他和团队在整个2018年一口气完成了组建团队、选培学生等推动研究“转型发展”的五件大事,还牵头召开了首届全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年底,由杨教授牵头申报的“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也是重庆市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心心念念的国家、重庆发展,母校振兴与团队建设,让杨教授一刻也不愿松懈。这是杨教授身为科学家的使命与担当,这份情怀无声而伟大,凝聚在长时间奋斗而出的智慧结晶之中。

回首热血奔涌的起点,不问年岁几何,只追求激流勇进、奋斗不止。他也经历过压力、疾病等挑战,但他始终践行科学工作者的工匠精神与团结精神,始终践行着“人生难得几回搏,但一生总得搏几回”的座右铭,始终致力于贡献不可替代的科研力量。


共克时艰勇担当,让数据“开口说话”

2月26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特别致信感谢杨教授课题组所作的疫情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

疫情暴发之初,这位科学家站了出来,虽然已经没有了少年时的体魄,但他这种撼人心魄的责任担当却从未改变。

“为国运筹,决胜未来,是作为科技工作者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一生不敢忘却的责任。”在他看来,“运用数学工具推演、预测突发性传染病的发展趋势,服务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是应用数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庆应用数学中心的职责所在”。

在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驱动下,杨教授迅速通过微信群组建了一支14人的课题小组。这个多学科综合研判团队,囊括了材料组、数据分析组和趋势预测组。团队内的精兵强将凝心聚力,熟练运用起数学这个得力的“武器”,建立时间序列模型、Logistic模型、SIR传染病模型和 Bernstein函数模型。

但让数据“开口说话”,回答诸如“疫情发展趋势如何?”“累计确诊病例有何变化?”“疫情防控措施如何更加科学?”之类的关键问题并不容易。基于模型,接连几次推演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团队成员有些灰心丧气。

“大家别灰心,除了我们,全国上下还有许多人都在为抗击疫情而战斗,我们要知难而上!”作为领头人,杨教授不断为组员鼓劲,并积极分享全民战“疫”中的感人事迹,让大家充分意识到课题的价值。

经过不断的校正、优化、再校正、再优化,杨教授带领团队,每天通过“钉钉”软件、微信视频开展讨论协作,直至模型对疫情发展趋势和累计确诊病例变化情况作出较为精准的预测。

从2月5日起,课题组每天对疫情发展作出预判,并将结果及时报市卫生健康部门;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开展分类管控,在整体管控毫不松懈的前提下,可区分疫情严重区域、疫情较严重区域、疫情一般区域和无疫情区域,实施不同的管控措施”的建议,经重庆市科协呈报后,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精准决策、有效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战力。”杨教授没有辜负一个多月和疫情赛跑的日子,他带领团队成功为抗疫贡献了一份力量。科研成果并不只是停留于纸上的数据,更是在国家危难关头提供的智力支持。


宽严相济催硕果,宁静致远为典范

走进杨教授的办公室,两副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意——一副“风清气正”,一副“宁静致远”。

这是他多年前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高徒、中科院院士王元所写。不计名利的杨教授本人正是“风清气正,宁静致远”的典范,多年来始终求真务实、把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铭记于心。他觉得自己正在做着人生最有价值、最愉快的事情,即尽个人心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除了简朴陈设外,占了办公室半壁江山的,是各种语言、版本的满满几柜子书。书柜的一角,还摆放着一家三口的合影。

“与我们聚会结束之后,老师会尽早回家陪师母散步。”作为杨教授的学生,彭再云已经毕业13年,但关于老师对家人的关爱一直印象深刻。杨教授也经常教导他们要善待自己的另一半,要多理解和陪伴家人。

“除自己的亲生孩子外,我们有许多孩子。”杨教授认为老师与学生感情,就如父亲与子女一样。他常常无偿借钱给买房子的学生支付首付款,还会为学生做证婚人。在学生看来,生活中的他谦虚、和善,绝不张扬,也总是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是常常能聊到一块儿的朋友。

但在学术科研方面,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多多少少会让学生有点畏惧。他每次都将学生的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审查,每一个公式都要问“为什么”,直到学生把问题全部解释明白了,才算过关,任何在研究中不严谨的行为他都会指出并严厉批评。杨教授希望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当听到学生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他比自己获奖还高兴,感受到“幸福的血液在全身欢快地流淌”。

杨教授也十分注重学术前沿、时事热点,每当有哪位学者发表了新的论文或出了新的专著,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让学生研读。受他的影响,学生们才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力争潮头,时刻站在学术前沿。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杨教授的学生对他有说不尽的感激:“老师,感谢您!您率真的人格修养,优秀的个人品质始终是弟子们学习的典范。您永远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全方位航标灯……”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杨新民受邀赴北京观礼。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他深感喜悦和自豪,同时也鼓励自己要在科研创新、教书育人等领域继续钻研,用成果报效祖国,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后备人才。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为科学家指明了继续努力的方向。“现在是数学研究者搞科研、做学术最好的时代。”杨新民认为,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之下,随着以数学为基石的人工智能兴起,数学研究的前途更加光明。稳坐“冷板凳”而不一劳永逸、经荆棘坎坷而不畏惧退缩、遇名利诱惑而不踌躇动摇,越岭翻山的杨教授将在长途跋涉中永葆初心,继续心无杂念地助国家、重庆、母校与团队攀登科研高峰。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