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前沿的科技进展、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于2024年11月24日在京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人工智能相关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我校校长王国胤教授作为论坛特邀嘉宾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先后致辞。整个会议包含主旨演讲、圆桌讨论、主题分享、联合实验室成立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航计划发布仪式、课题发布、学校授牌等内容与环节。
我校校长王国胤作为论坛嘉宾,与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客座讲席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振江,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等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外顶尖专家共同出席了上午的圆桌论坛活动。
圆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针对主持人提出的“重庆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您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工作者培养的作用”问题,王国胤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时代的进步,教育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高校要回答好两个问题。首先,需要思考师范高校的计算机、信息、人工智能等学院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应与其他非师范类高校的同类学院和学科专业有所不同,应加强融合,为加强教师教育服务,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其次,在实践层面,中小学校师资数智化素养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是关键。人工智能时代职前教师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需做出相应调整与变革。重庆师范大学为着力研究解决上述问题而专门成立了数智化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希望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研究上作出重师贡献。
对于“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的问题,王国胤指出,教育应成为人工智能深入研究的领域。针对中学、小学、幼儿教育等不同教育阶段,以及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不同学科的师范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让人工智能有效赋能教育发展的问题。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这一特色专业为例,面向有残疾的特殊儿童与一般正常儿童的人工智能教育也应有所不同,需要开展专门研究。如何针对不同类别教育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王国胤认为在教师教育领域探索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101计划”,是师范高校面对数智化教育发展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也必将促进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王国胤强调,人工智能本身是受人类智能启发的产物,我们应利用它为教育赋能服务,数智化教育其实是教育教学研究与智能科学技术研究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一个新起点、新赛道,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金矿,必将为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