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第一线】数字赋能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蔡童   发布日期:2025-01-10   点击数:

近日,由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指导,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数智红岩大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成立大会在重庆七中召开。

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可欣表示,希望重师马院、区教委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家校社协同发力,汇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力量。广大思政课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课堂展示环节,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七中、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名校联中、育英小学的师生共同展示了“数智红岩大课堂”示范课《如愿》,实现了课堂呈现跨学段、跨空间的师生同堂、多师同堂。

会上,沙坪坝区教委、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数智红岩大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共建协议》;发布“数智红岩大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十有”工程;成立了“数智红岩大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研究中心”。

此次会议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秀军,作了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为题的专题报告。

重庆市教委宣教处处长李林齐在发言中,要坚持政治引领,构建一体化建设大格局;要坚持系统观念,整合一体化建设各要素;要坚持改革创新,提升一体化建设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数智赋能,改革评价机制。

据了解,“数智红岩大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沙区教育工作大会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沙区教委将紧密结合《红岩铸魂行动计划》,联合重师马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推动“十有”工程落细落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红岩大课堂”思政育人品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