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重师】《中国教育报》:欢迎广大考生报考重庆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   编辑:陈洪, 王军, 李若岩, 何瑶   发布日期:2014-07-04   点击数:

重庆师范大学:立教无类 以文化人

 

歌乐山连缙云峰,嘉陵江汇长江浪。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重庆师范大学正敞开怀抱,等待你的到来。学校地处国家科教文化名区重庆市沙坪坝区,10余所高校云集于此,人文科教资源荟萃,这里是广大学子修身治学,追逐梦想的理想园地。

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特色办学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大学生艺术团连续5年登上央视舞台、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演出,四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奖,两次获得一等奖,文化育人成果丰硕。

内涵发展提档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0年来,重庆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十四万名各类毕业生。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基础教育人才“母机”之一,学校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努力。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去年来,学校实施了深入开展内涵建设,推动学校提档升级的战略举措,出台了《关于提档升级、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见》及人才队伍、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生成长发展等内涵质量建设“1+5”方案,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路径作出新的改革探索。

学校现有6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点:汉语言文学;6个市级“三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广播电视编导。近年来,学校培育了6个重庆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殊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影视传媒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专业特色与竞争力提振工程、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标志性教学成果培育工程。形成了“通识综合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尊重学生专业及个性发展,开展分类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对接教师专业标准,努力契合师范教育发展新趋势;非师范专业则聚焦重点,对接行业需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坚实领航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现有正高职称教师239人,副高职称教师46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9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重庆市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109人(次)。在运筹学与控制论、动物与分子生物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特殊教育学、专门史与三峡文化、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集聚着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师德高尚、学缘结构合理的名师大家。

教师是离学生最近的“一把手”,重庆师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以督促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和考核,促进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与结果运用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课程助教制度;改进和强化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资格审查制度、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完善与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度、教学单项奖评选奖励制度,以形成优良教风。学校定期开展师德标兵、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育人作用,“重庆市辅导员年度人物”连续三年榜上有名。

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实施文化强校战略,贯彻“立教无类,以文化人”办学理念,四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培育工程”两次获一等奖。学校大学生艺术团连续5年登上央视舞台,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演出。获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打造了“三春湖”学术讲坛,每年邀请国内外名家大师来校做学术讲座100余场。学校有学生社团106个,学生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拥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及文化阵地设施,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歌剧舞剧院等国家级院团多次来校举行观摩展演。

学校坚持“全员引导、分流培养、重点突破”的原则,采取金字塔式的推进方式,普遍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学校创设“创新创业课堂”品牌,邀请名家、创业典型进行交流,举办创新创业宣讲、优秀毕业论文交流、校友专题报告、科学道德和学术道德基础训练项目等活动,并以渐进式、金字塔式为构架,分基础训练、项目体验、竞赛磨炼三个环节展开工作。学校精心打造实践育人活动,以职场体验、爱心家教、空中课堂、带薪实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育人成果丰硕,学校是重庆市“大学生实践教育示范建设学校”。

学校把竞赛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在2013年的“首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仅有4所高校所有参赛选手均获奖,重师为其中之一,取得“一金一银两铜两优胜”的佳绩;今年的第一届全国高师院校历史教师教育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重师学子勇摘“两金一铜”。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项206项。学校连续13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系统设计招生就业铸就行业未来精英

重庆师大牢固树立“以人才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将招生、培养、就业作为一个有机链条,作出系统设计。

在招生方面,学校通过完善管理政策,建立优质生遴选机制、设立院级新生奖学金、调整新生录取和转专业政策,满足优生志愿要求,预留二次专业选择空间,畅通辅修渠道;建设优质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和优质专业推介,提升部分专业招生层次;改善培养模式,为不同层次生源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为优质生建立“一对一”或是“多对一”的导师制度。

在就业方面,建立符合校情的就业质量评估标准,通过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拉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就业为杠杆,从前置就业重心、提升市场品质、开展行业用人标准调研、监控就业质量等四个方面拉动各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学校是重庆市属高校第一批“科技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和“微型企业指导站”。

重庆师大的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素质、务实的作风和吃苦奉献精神一直为社会所称道,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地区近50%的中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50%的重庆主城区小学特级教师、60%的小学骨干教师,90%的重庆市一级示范幼儿园现任园长均为重师毕业生。中科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马志明,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胡忠、全国优秀教师曹瑾等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2014年06月23日《中国教育报》第11版:高考必读)

                           重师大学城校区三春湖畔

 

原创音诗画《青春去哪儿》参加“五月的鲜花”2014年全国大学生主题文艺活动,这也是学校连续五年编创节目参加该活动。

相关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6/23/content_419490.htm?div=-1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重庆师范大学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