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书记,这回你帮了我们家一个天大的忙啊!”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园村70岁的村民陈安田,手捧锦旗,步履蹒跚地来到村委会,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作为该村精神病患者家属,40年来背负着沉重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他的儿子在张敬书记的帮助下,得到重庆新禾精神病医院5年全免医疗救助。感人的这一幕,发生在2024年9月的一天。

放弃城市舒适 投身条件艰苦的高山农村
2023年6月,重庆师范大学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张敬,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远离主城,长途跋涉,来到海拔1200米的高山之巅——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园村,这里地势偏远、山高路陡、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没有超市、没有餐馆、没有旅馆……
“作为党员,吃点儿苦是福。中国要变强、变富、变美,必须有千千万万个像茶园村这样的基层农村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偏远落后山村搞帮扶,不能辜负了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待。”张敬谈到这些的时候,眼睛里透露着坚毅的目光。
关心学生冷暖 筹建食堂营造爱心文化家园
12月的茶园村大雪纷飞,但中心小学幼儿班和小学六个年级134名孩子们,只能在冰天雪地里排队打饭,再端回教室去吃……张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一个多月的奔走努力跑手续,个人捐款和募集善款,短短15天的紧张施工,一座110平米崭新的钢架结构食堂拔地而起,彻底结束了受冻回教室吃饭的历史。为了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们节约粮食,文明用餐,他精心设计宣传文稿,联系广告公司为食堂装饰了温馨的文化背景墙。

为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他争取120万元抖音慈善公益项目,主动联系重庆师范大学,每年举办高考志愿填报辅导会,为6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暑期教育培训、心理辅导,彩排文艺晚会。通过联系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资助8位困境学子5万余元,每年春冬给他们送去新书包、羽绒服……,学子们也慢慢放下腼腆羞涩,变得更加乐观自信。
心系特殊群体 小剪刀理出了大民生
张敬入驻茶园村的时候正值酷暑,走访时发现大爷们的头发又长又脏,就随口问了一句:头发这么长,为啥不去理个发?老人说,村上没有理发店,下山理发要花75元,打摩的来回40元,理发20元,午饭15元,实在舍不得。张敬于是请来国家级何先泽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到村为农民群众义剪,他坚持每月2号为老人们免费理发,风雨无阻。
“张书记心善,是个大好人。共产党的驻村书记,来为我们这些老农民理发,也不嫌我们脏,怎么担得起哟。”村民丁大培感慨地说道。

壮大集体经济 把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头等大事
助推产业发展,让农民不断增收,是牢牢兜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关键。为了加快推进村集体茶厂硬件设施建设,张敬协助争取70万元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全面完成村集体茶厂升级改造工程,年产值达到173万元,纯利润29万元,累计为村集体和农户销售40余万元的茶叶和农产品。他创新提炼茶园村“高山散点生态茶”8大环境资源优势,策划参与拍摄《茶园力耕》,参加全市“第一书记晒‘咱村’”优秀短视频评选,荣获宣传组织奖。助推茶叶产品荣获川渝博览会金奖、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努力打造“重庆高山散点生态茶第一村”“三峡青”等品牌形象。

驻村以来,张敬在艰苦环境中用心用情、真诚帮扶,在强化党建统领、提振产业发展、优化乡村治理、繁荣乡村文化、潜心为民服务等五个方面用力,实现茶园村村容村貌环境更美,和美家园干群更合,产业发展基础更牢。曾荣获巫溪县156个驻村工作队擂台比武第一名,帮扶工作入选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被市教委评为教育系统精准帮扶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早日实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感到万分荣幸,希望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张敬微笑且自信地说道。